——《西安市支持新能源汽车扩大生产促进消费若干措施》印发,从十个方面给予新能源汽车生产消费政策支持。——150余家相关企业20余所科研院校协同发力,西安人工智能产业驶入“快车道”,迎来发展黄金时期。
为提振市场信心,支持新能源汽车生产和消费,3月21日,《西安市支持新能源汽车扩大生产促进消费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印发。《若干措施》从落实优惠政策、企业扩大生产、新能源汽车消费、个人自用充电设施建设、企业扩大出口、汽车金融服务、汽车产品宣传、优化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便利行驶、实施停车优惠十个方面给予政策支持。《若干措施》将全面落实优惠政策,对购置日期在202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并已列入《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的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延续实施国家相关部委免征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政策。支持企业扩大生产,对本地生产的新能源汽车2023年较2022年产量增长部分,每辆给予2000元奖励,每户企业最高奖励不超过1000万元。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对2023年3月21日至4月30日在西安市限额以上汽车销售企业购买新能源乘用车并上牌的消费者给予补贴。其中:购车发票金额在9万元(不含)以下的,每辆补贴2000元;购车发票金额在9万元(含)以上、20万元(不含)以下的,每辆补贴4000元;购车发票金额在20万元(含)以上的,每辆补贴6000元。支持个人自用充电设施建设,对于在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期间,建设完成并通过验收的个人自用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给予1万元/根一次性建设及电费补贴。支持企业扩大出口,鼓励汽车企业开展外贸业务,参加境外专业汽车展会,推动中欧班列长安号增加开行频次,充分发挥优势,开拓“一带一路”沿线等新兴市场,扩大新能源汽车整车出口。支持汽车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与企业开展联动营销,进一步增加新能源汽车消费分期业务办理渠道,为消费者提供高效快捷的服务。支持发展互联网汽车金融、汽车融资租赁,针对汽车库存融资、供应链金融等提供特色金融服务。支持汽车产品宣传,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宣传汽车产品。组织新能源汽车入机关、进企业以及下乡等活动,给予每场活动10万元补贴,最高不超过50万元。支持优化注册登记,鼓励汽车销售企业设立机动车登记服务站,提供购车、购税、挂牌等一站式办理服务,对新注册登记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免收牌证费。支持新能源汽车便利行驶,悬挂新能源号牌的新能源汽车不受工作日机动车尾号限行措施限制。允许新能源汽车借用市内公交专用道行驶。支持实施停车优惠,鼓励在全市公共停车场、旅游景点、商场、物业等管理区域内优先对新能源车辆开放。在依法施划的城市道路路内停车泊位停放新能源汽车,2小时以内免费。
从“深蓝”到AlphaGo,再到今年聊天机器人ChatGPT火爆全网,使人们对“AI(注:人工智能)”更添好奇与期待,人工智能产业也因此成为被广泛看好的新赛道。各大城市也都在抢抓这一新机遇,积极培育新动能,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面对汹涌而来的人工智能产业浪潮,西安积极躬身入局。不断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西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目前,西安拥有150余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20余所相关科研院校,人工智能产业已崭露头角,在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拓展融合发展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喜人成果。在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人工智能引领潮流并彰显着“头雁效应”。对于科技后发国家来说,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也是一次难得的“换道超车”机会。在我国,人工智能作为数字经济、大数据产业等创新发展前沿,早已被提到“国家战略”层面。近年来,国家发布多项政策文件,对人工智能产业进行顶层设计、增加制度供给。2023年,陕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加快推进大数据、软件信息服务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力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比超过8%。”人工智能也一直是西安重点关注的领域。近年来,西安市先后印发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一系列规划、实施方案、行动计划、政策措施,覆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据开放共享、人才培养集聚、资金支持、平台搭建等各方面,为人工智能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为抢抓国家人工智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扎实推进西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2020年,《西安市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行动方案》发布,为试验区建设初步绘制了路线图、任务书。近年来,西安开展了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攻关、加强人工智能开放共享平台建设、加大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链项目布局,举办各类人工智能活动。西安市与华为、科大讯飞等龙头企业及西安交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对接建立新型产业服务和研发机构;支持驻市高校院所积极承担国家重大课题;为“视觉信息处理与应用”“普惠AI”等6个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授牌;在机器学习、图像识别等领域形成了诸多具有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目前西安人工智能产业呈现出以高新区为核心,经开区、航天基地、西咸新区为承载的“一核三区”空间布局。西安聚集人工智能企业150余家,主要集中在集成电路、大数据、机器人整机和关键核心部件产业、无人机系统产业。阿里巴巴、京东、华为、科大讯飞等龙头企业,已成为推动西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随着创新创业活力的不断释放,西安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迎来了黄金期。部分科创企业已具备跨模态、跨语言的深度语义理解与生成能力,深耕产业级知识增强大模型,在聊天机器人、智能搜索、智能地图、智能云、内容创作、智能零售、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竞争力突出。比如西安讯飞超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语音方面,商汤科技西安应用研究实验室在视觉方面,探知图灵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遥感影像解译方面,西安交通大学在人机混合增强智能方面,西北工业大学在无人系统方面等均进行了布局或已有相关产品亮相,成为西安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排头兵。此外,西安航空、航天、兵器、核工业、船舶、电子等军工企业、科研院所数量规模在全国仅次于北京和上海,航天工业更是占据全国半壁江山,在人工智能+军民融合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未来,西安将通过推动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进一步助力人工智能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建设试验区带动作用,持续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输出“西安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