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递商业计划书
热门推荐

瑞见——投资人说

2025年01月20日

瑞见——动态

2025年01月20日

瑞见——动态

2025年01月20日

瑞见——投资人说

2025年01月20日

瑞见——动态

2025年01月20日

瑞见——投资人说

2025年01月20日

瑞见——动态

浏览次数:102

发布时间:2025-01-20

返回列表

内容提要

——瑞鹏资产投资企业蜂巢能源荣获高工金球奖“年度创新技术产品奖”和 “年度企业家奖”两项大奖

——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政策推动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

——深交所制定创业板IPO审核指南,涉及三大领域9个细分行业


瑞鹏资产投资企业蜂巢能源荣获高工金球奖“年度创新技术产品奖”和 “年度企业家奖”两项大奖

11月20-22日,由高工锂电、高工产业研究院主办的2024高工锂电年会暨高工金球奖颁奖典礼在深圳召开。蜂巢能源凭借短刀电池和热复合飞叠技术,成功斩获“2024年度创新技术产品”奖项。同时,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荣获“2024年度企业家”奖项。

短刀+飞叠的黄金组合是蜂巢能源在市场上的差异化标签。作为短刀电池的开创者和领导者,蜂巢能源短刀电池覆盖乘用车、商用车、储能等全场景应用,已经获得了国内外主流企业的一致认可,并在装机量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目前短刀电池交付量位居全球第一,已经累计交付20万套,第四季度短刀电池交付量将达到12GWh,预计2025年锂电订单比2024年增长1倍至48GWh。蜂巢能源短刀电池成为新的品类之王,现有能够开动的短刀产线全部满负荷生产。同时,作为叠片工艺的引领者,蜂巢能源引领叠片技术迈入3.0阶段,并首创热复合飞叠技术,在提升制造效率的同时,确保产品的良品率,给用户带来极致安全、极致性能和极致品质的动力电池产品。

这一坚定产品技术路线的成功离不开企业家的高瞻远瞩和强大的践行力。作为蜂巢能源的带领人,自企业创始之初,杨红新就坚定制定了坚持叠片技术路线的方向,并带领团队于2019年开创了短刀这一全新的锂电池品类。在短短六年的时间内,杨红新及其团队实现了从短刀创新迭代到短刀落地,从叠片1.0到叠片3.0的飞跃,持续创新,在实践中兑现承诺,帮助企业建立了以短刀+飞叠为核心的产品技术差异化市场标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崭露头角。
此次蜂巢能源再次斩获2024高工金球奖两项大奖,标志着市场对蜂巢能源短刀+飞叠黄金组合产品技术路线的认可。在产业格局不断升级、竞争愈加激烈的当下,蜂巢能源将持续秉承因创新而前进的企业精神,始终把产品技术创新放在首位,满足不断变化的客户需求,为行业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动储解决方案。

来源:蜂巢能源

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政策推动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

近日,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政策措施,推动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支持中央企业发起设立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着眼新技术新领域新赛道布局,优化出资人政策供给。国务院国资委积极推动国有资本“三个集中”,相关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有关要求,引导中央企业用好创业投资基金这一市场化工具,打造适应创新发展要求的产业投融资体系,推动中央企业在科技强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致力长周期陪伴创新企业成长,推动国资成为更有担当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以具备硬科技实力的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的科技创新企业为主要投资标的,长期支持陪伴科技创新企业成长壮大,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存续期最长可到15年,较一般股权投资基金延长近一倍。

着力加大创新资本投入,募集更多资金投向硬科技。支持中央企业围绕主责主业,聚焦重大战略、重点领域、重要技术,发起设立概念验证基金、种子基金、天使基金等适应科技成果转化及科技创新企业成长所需的创业投资基金;支持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等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起设立创业投资母基金,发挥母子基金放大投资功能;通过市场化方式积极吸引商业保险资金、社会保障基金共同参与,引领各类长期资本聚焦科技属性、技术价值、新兴领域开展有效投资,带动形成创业投资资本集群。

突出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理念,以创业投资基金为“探头”和“触角”培育新质生产力。中央企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以创业投资基金为“探头”和“触角”,围绕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需求投资优质创新项目。支持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孵化器、产业园区等加强合作,构建面向市场的科创孵化和产业投融资机制。中央企业要为创业投资企业提供战略引导、产业应用、资源对接、资本运作等支持,符合条件的优质项目可以通过市场化方式由中央企业并购,也可上市、股权转让。

针对国资创业投资“不敢投”“不愿投”等问题,健全符合国资央企特点的考核和尽职合规免责机制。建立以功能作用为重点的创业投资基金全生命周期考核机制,既要“算总账”,对整体投资组合开展长周期考核评价;还要“算大账”,考核评价以功能作用发挥为核心,兼顾效益回报等要素,不以单纯追求财务回报为目标。

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合理容忍正常投资风险,根据投资策略合理确定风险容忍度,设置容错率,重点投向种子期、初创期项目的基金,可设置较高容错率。在各类监督检查中,更加关注基金投资组合整体而非单个项目、关注功能作用和战略价值而非短期财务盈亏、关注未来长期发展趋势而非当前阶段性问题。

按照“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建立尽职合规免予问责机制。符合基金功能定位和投资策略的项目出现投资失败、未达预期或者探索性失误,相关人员依法合规、履行忠实义务和勤勉尽责义务、没有牟取非法利益的,可按照规定不予、免予问责。

遵循基金市场运作规律,既突出“放得活”,又体现“管得住”。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建立市场化投融资机制,为提高投资决策效率,对于早期项目,可以适当简化资产评估、尽职调查程序,授权投资团队在一定投资额度内自主决策。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建立责权利对等的激励约束机制,坚持激励和约束并举、效率和公平并重,既符合市场一般规律又体现国有企业特点,实现投资团队与基金深度绑定,与出资人共进退。

下一步,国务院国资委将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指导中央企业有序规范推进创业投资基金设立运作,建立创业投资与创新项目对接机制,推动国有资本加大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布局,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资本支撑。

来源: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

深交所制定创业板IPO审核指南,涉及三大领域9个细分行业

11月26日,深圳证券交易所(简称“深交所”)向保荐机构发布了关于公开《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先进制造领域首发审核指南(试行)》、《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数字经济领域首发审核指南(试行)》、《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绿色低碳领域首发审核指南(试行)》等三件首发审核指南的通知。

深交所表示,创业板试点注册制以来,深交所致力于服务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着力支持先进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三大领域”企业创新发展,“三大领域”企业在创业板的聚集效应逐步显现。前期,深交所选取“三大领域”中申报企业数量较多的8个细分行业以及当前关注度较高的人工智能行业,总结行业审核经验,制定了首发审核指南,供审核部门内部使用。
三大领域9个细分行业分别是:一,先进制造领域,包括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制造、汽车制造产业链、高端装备制造等相关业务。二,数字经济领域,包括集成电路、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相关业务。三,绿色低碳领域包括光伏产业链、锂电池产业链等相关业务。
以人工智能行业为例,审核指南表示,人工智能行业包括人工智能软硬件平台建设、算法模型开发、人工智能应用,以及提供基础支撑、通用技术支撑和关键领域技术支撑等业务。
审核中结合人工智能相关业务研发投入、技术更迭速度、盈利模式成熟度等情况,关注下列事项:(一)发行人是否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及产业政策要求;(二)发行人核心技术的先进性;(三)发行人核心产品的研发进度和商业化安排、未来销售预测的谨慎性;(四)发行人的市场空间情况及持续经营能力;(五)人工智能行业应当予以关注的其他事项。
该审核指南还提到,审核中结合从事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相关业务的企业盈利模式和持续投入等情况,以及《监管规则适用指引一发行类第5号》“5-7持续经营能力”相关要求,关注下列事项:(一)核心技术的外部依赖性。发行人业务对算力、智能芯片等基础设施的需求及相关供应情况,原材料来源及供应稳定性,核心技术来源及源代码开发情况,境外政策对发行人生产经营的具体限制,境外业务拓展的风险等。(二)技术研发及业务经营资金投入情况。发行人未来可预见期间的研发及经营资金投入规模,现金储备及可支撑期间,能否覆盖未来运营支出。(三)未盈利事项的影响。发行人尚未盈利的,未盈利事项对发行人现金流、业务拓展、人才吸引、团队稳定性、研发投入、生产经营可持续性等方面的影响,未来营业收入及实现盈利的预测情况。
深交所强调,为了进一步提升发行上市审核监管透明度,提高保荐机构执业质量,现将首发审核指南予以公开。首发审核指南不属于审核业务规则,不涉及对现有审核标准的新增、修订或者解释,不增加市场主体的权利义务,仅供各保荐机构内部参考交流。

来源:澎湃新闻



瑞见——动态

瑞见——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