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作为企业家和哲学家,稻盛和夫成立了“盛和塾”,义务向企业家传授他的经营哲学,并把自己的哲学思想写进了《活法》等书。书中提到:生活和事业是否成功,思维方式最重要。
稻盛和夫:一个人的命运,藏在他的5个思维方式里
做企业的目的是什么?赢利!做企业人的目标是什么?帮企业赢利!诚然,所有企业及企业人都恪守着赢利——这一亘古不变的原则在时代的浪潮中奋勇前进,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参透了利益背后的玄机?中国并不需要“道义放两边、利字摆中间”的商业大鳄,更不会提供给缺乏德行、忽视修为的企业人广阔发展的康庄大道;如果想在白热化的竞争中一枝独秀,就必须要剖开经济的表象,探求企业的本质,找到得以在如今的世道中生存下去的活法。
《活法》的作者稻盛和夫是日本战后经济的传奇,他不用优美的文字取胜,也不用高深的说教让人五体投地,而是将其多年心得以质朴的文字向我们娓娓道来。企业人会从中领会真正的企业发展之路,而普通人亦将感受到最高境界的“为人之道”。
季羡林曾盛赞稻盛和夫:“根据我七八十年来的观察,既是企业家又是哲学家,一生而二任的人,简直如凤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在《活法》书中,稻盛和夫提到,生活和事业是否成功,思维方式最重要,能力和热情都是从0到100打分,唯有思维方式从负100到100打分,思维方式一旦走偏,变成负数,会对结果产生极大偏差。稻盛和夫大学毕业时,恰逢朝鲜战争结束,日本国内经济萧条。没有背景,没有门路的他,就职考试屡试不中,甚至连面试的机会也没有。最后,他在大学教授的帮助下,进了一家工厂十分破旧,面临倒闭的生产绝缘瓷瓶的工厂,其他人满腹牢骚,不久找到新工作后相继离去,只有稻盛和夫把锅碗瓢盆搬进实验室,集中精力做实验、搞研究。几年以后,他终于有了一点研究成果,得到了上司的表扬。这让他更加投入地工作,做出了更卓越的成就,事业进入良性循环。通过这次经历,稻盛和夫认识到“人的命运不是天定的,它不是事先铺设好的轨道上运行的,通过拼搏,命运既可以变好,也可以向坏”。稻盛和夫在书中说,当年他早就料到“手机时代即将到来”,而手机芯片中要用到陶瓷,需求量会很大,他从中看到了商机,因而成立了DDI。这就是前瞻思维。有这种思维的人,如同围棋高手下棋,每走一步前,会想到后面三步怎么走。站得高,望得远,有敏锐的嗅觉,在大部分人还没发现机遇时已经先行一步,这不光是伟大企业家们的成功之道,对我们普通人也有借鉴意义。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可能成不了稻盛和和夫和曹德旺,但可以在平时夯实基础,当机会来临时及时抓住,也能做出一番胜于常人的业绩。DDI开业后,稻盛和夫进军手机市场。当时规定同一地区只允许一家公司营业,如果大家都想争取人口稠密的首都圈,互不让步,整个移动通信事业将无法顺利开展。稻盛和夫从大局出发,主动放弃首都圈和中部圈两个最大的市场,让给对手。最终稻盛和夫用“损而后得”“输而后赢”的道理说服了董事会的其他成员,他说只要共同努力,饼皮会变成黄金皮。那些格局大的人,往往共享资源,互通有无,不怕别人领先,就怕自己帮不了别人,这样的人,事业往往越做越成功。《格局》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你对自己说的话,有非常巨大的力量。当你把一件事反复说得够多时,要不了多久,你的潜意识就会照着你说的去做,让那些你想的和说的话成真。如果你心里老是想负能量的事,负能量会因你而来;相反,如果经常想乐观、积极的事,你将心想事成。所以,有时候我们在针对某件事胡思乱想时,他人会劝“不要瞎想”是有道理的。在书中,稻盛和夫告诉世人:“以利他心度人生,能增强人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最终会回到自己身上,对自己同样有利。”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DDI上市后,稻盛和夫明明功劳最大,可以拿最大的股份,却一股没拿,他不掺杂任何私心,一心只为员工和公司谋福利。此外,他还设立了京都奖,用来奖励那些在尖端科技、基础科学和思想艺术领域作出卓越贡献的人。人的一生,幸福感最强的时刻,不是私利私欲得到满足的那一刻,而是利他行为开花结果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