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重新定位西安,西安凭什么打造“中国第三个国际化大都市”?为什么要定位到军工领域?新时代西安应该怎么做才能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军事装备科研与生产基地?瑞鹏资产董事长陈骏德为您解惑。
西安的地位与定位:西安凭什么打造“中国第三个国际化大都市”
2009年6月,国务院批准《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提出“着力打造西安成为中国第三个国际化大都市”。
从城市发展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五个维度来看,北京是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主要是看政治,上海看经济,西安看文化。但是文化与商业的结合难度较大,文化(数字)创意产业应该久久为功。商业和经济永远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世界级的城市应该有世界级的经济定位。西安的军工产业应该成为其在全球经济链中的鲜明特色,与西安规划的“6561”现代产业形成“众星捧月”之势。
城市定位的三个理论:城市的本质、经济链、安全需求
1、城市,因何让人及要素聚集?
城市的诞生其本质是分工协作,商业交易的需要。从集市到城市,到大都市。分工和商业越发达,则城市体量和影响力越大。越来越精细的分工,产生了越来越深度的知识和技术,反过来促进了该城市的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就要让这个城市生产的“可交换商品和服务”,被全球广泛需要。在全球交易中的规模和质量,决定了该城市在全球中的地位。
2、如果产业链是树上的枝丫,经济链就是地上栽什么树
地球村里的人,除了吃喝拉撒睡的生理需求,还要建篱笆墙,要有矛和盾。还需要社交、尊重,自我实现梦想。
一个城市,不仅仅要在产业链中找定位,还要在更高维度的经济链上,即在全球范围内和人类的根本需求上来寻找和定位自己独特的价值。
3、换个视角来看军工,安全需求是仅次于生理需求的真正“刚需”
一个国家与个人的需求同理,也符合马斯洛5个层次需求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如果说满足活下去是最基础的“刚需”,除了生理需求,就是安全需求。人类社会生产的最终商品,基本都是围绕“刚需”展开。根据“恐怖均衡”理论,既然安全是人类的刚需,作为其基础的军事装备投资,就会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持续增长。武器装备不断升级的基础是人类在材料、电子、制造技术等领域不断的技术创新。
为什么要定位到军工:防务市场巨大,军工有“发动机效应”
1、三个台阶:1.2%、2.4%和3.6%
中国2020年的GDP约101万亿元人民币,军费开支1.2万亿人民币,约占GDP的1.2%。全世界2020年的GDP约86万亿美元,军费开支约2万亿美元,占GDP的2.4%。美国2020年的军费7700亿美元,占GDP约3.6%。
根据国家规划,2035年要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2050年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民族复兴和强军目标,意味着全球利益和全球责任,2.4%可能只是第一步。
2、到2035年,军工产业有20万亿以上的巨量市场
2035年国家要基本实现现代化,即便按照年均5%的增长,到2035年GDP将达220万亿元左右,按照世界平均的2.4%计算,军费开支即应达5万亿元以上。按照现在的汇率计算,2035年当年国内和外贸军事装备和训练市场高达4万亿人民币。到2035年,国内采购换装以及外贸市场有20万亿以上的巨量市场。
如此巨大的刚需市场,值得每一个有产业雄心的城市正视,并积极布局。发展军工产业,不仅是为强国建军做贡献,也是为人类的和平做贡献。
3、军工产业的“发动机效应”:产业带动和外溢作用,“可交换”特性
军工产业的发展是国家科技进步的主要牵引力量之一。军事领域往往是创新技术最早的应用场景,承担着国家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突破的重要使命。军工行业对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成本的高容忍性,其对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带动和外溢作用明显。从历史来看,如通讯、计算机、飞机、航天、电视和微波炉等等诸多技术和产业起初都是为军工而生。
定位的可行性:在中国“强起来”的新时代,西安应该勇立潮头
1、西安具有全国独一无二的军工资源和基础,十二大军工集团在西安均有深厚的产业布局。全国600多个大中型城市中,西安绝对是军工产业之都,在世界范围内也很难找到一个千万级的大都会,有这么集中的军工资源。按全口径计算的西安就业人口,围绕军工教学、科研、生产与服务的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占总就业人口比例(20%左右)在全球大都会城市也难出其右者。
2、国家的需要和时代的使命,就是西安应该用心、用力的方向。
未来15年的中国,如用一个字来形容新时代,就是“强”字。强起来,首先是拳头要强。只有军事强,才能保证百年来无数先烈牺牲换来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这才是最重要的“国之大者”。
五大军种的装备在2035年前的采购换装以及外贸市场,平均到每年1.6万亿即一个西安GDP的巨量需求。近年来,全国诸多城市都在着力支持、引进、打造自己的军工产业,西安似乎成为“全国著名”的军工技术和项目的“输出中心”。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04月来陕考察,提出“陕西要有勇立潮头、争当时代弄潮儿的志向和气魄”。西安作为省会,更需要有重新定位的眼界和时不我待的精神,重新振作中国军工第一城的雄风!
3、“军民融合”作为国家战略,西安应该大干、巧干。
西安应该为国家军民融合战略和对西开放打造样板。2015年,军民融合成为国家战略,“是兴国之举、强军之策”,是中央的重大决策。西安具有全国首屈一指的军工产业基础,独一无二的地缘优势,一带一路的陆上起点,向西和对欧开放的高地,不能妄自菲薄。在落实好国家安全保密法规的前提下,把军民融合、开放创新搞到国际上去,通过重新定位西安,大张旗鼓地吸引世界各地的先进技术来西安投资、落户、融合。
从定位到落地:五条建议,名正言顺则事成
1、组织国内外智库研究并向中央融办和国家发改委提出申请,从国家层面对西安“世界一流”定位给予全方位的政策支持。新时代,西安应该为中国军工产业“强起来”,以及走出去,开拓全球防务市场做贡献。
2、对接联系军兵种机关和十二大军工集团总部落户西安。现在央企离京已经成为趋势,西安不能“只出不进”,应该有所作为。核心是政治站位上、产业支持和发展空间上与央企同频共振。
3、把所有在陕的军工企业对接、扶持好。站在未来的高度上真正落实好军民融合、央地融合、部省融合,最终是产业融合。学习美国,提高定位培育龙头,与经济深度融合,加大投入技术引领。
4、成立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军工产业母基金。刘鹤副总理说“风险投资人也是企业家”。投资人有识别、融资和制度安排三个功能,不可替代。发展产业最重要的是以投资整合资源。西安应该以军工产业母基金,吸引一大批军融专业基金落户西安。
5、培育3.0版的招商引资队伍,出台一系列能落到实处的支持性政策。站在全球、全国角度,从材料、电子、装备和生产性服务业等全方位领域,搭建国内最专业的军工产业招商引资队伍和政策配套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