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不要在晚上做决定”,我们可能从很多地方听到过这个建议,这是因为我们遇到了“决策疲惫”。本文告诉你,什么是决策疲惫?什么时候会发生决策疲惫?为何会发生决策疲惫?如何解决决策疲惫?作为企业管理者,更应该明白其中的奥妙。
“不要在晚上做决定”,我们可能从很多地方听到过这个建议,这也许是一些前辈的经验之谈,但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这个建议背后的科学道理。
晚上睡觉之前,激情满满决定给美好的明天来一个充实的计划。但是,该如何给任务分配时间的长短和先后?在这犯难的过程中迷失自我,最后索性放弃,决定明天再做打算……
在很多情境里,我们常常以高涨的情绪开始,又以“心累”结束,明明充满着选择,我们却觉得“没有选择”。这是因为我们遇到了“决策疲惫”。
什么是决策疲惫?
顾名思义,“决策疲惫”是人们在做决策的过程中遭遇到的“疲惫状态”。心理学研究中,将“决策疲惫”看作是自我损耗的一种症状或表现。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分为三大部分——自我(有意识),本我(追求快乐),超我(最道德化的自我)。自我需要某种形式的能量来完成它的任务,调和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
加拿大心理学家鲍迈斯特在这一理论的启发下提出了“自我损耗”的概念:人的意志力是有限的,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消耗着我们的意志力,这便是自我损耗。比如,当我们保持注意力专心致志地做某事时,便会消耗我们的意志力,进行“自我损耗”。
而处于自我损耗状态时,人们将面临认知能力下降、心理控制力减弱、更易做出不理性行为等风险。
什么时候会发生决策疲惫?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两种常见情境会导致决策疲惫:
1.多样选择导致疲惫
常识中,人们可能会倾向于认为“选择多比选择少更好”,实则不然。
一方面,选择多样会引起决策疲惫,导致我们做出不理性选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另一方面,当选择让人感到泄气时,无限的选择反而会导致人们变得不满。
2.重复决策导致疲惫
对于某些职业的工作人员而言,他们可能每天都要经历重复决策——每天进行重复的、相似的任务性选择,进而产生决策疲惫。
对于慢性病人来说,医生的决策对病人的治疗效果起着重要作用,选择给病人做手术与否需要医生精准的判断,否则可能会影响病人后续的生活状况。由于医生每天都要会诊大量的病人,医生每天也经历着与审判长相似的重复决策场景。研究发现,在医生值班期间,相比于第一位患者,最后一位患者被安排手术治疗的概率下降了33%。
这种前后不一的决策结果往往是因为:在非疲惫状态下,同时在选择范围和难度有限的情况下,人们更可能优化决策的方法,让决策的结果最大化地为动机服务,提升我们对结果的满意度。但在决策疲惫的状态下,人们的决策模式很可能发生改变,从高强度的认知推理法,走向一个捷径——启发式决策法,即用简单的经验做出决策。
尤其是当选择的复杂性不断提高,人们使用“消除策略”解决问题的倾向逐渐上升。
为什么会发生决策疲惫?
据一项美国的研究统计,成年人一天平均要做出35000个决定,在大量的决策选择中,人们难免会经历疲惫的时期。
1.“自我损耗”模型
鲍迈斯特认为,意志力帮助我们在日常行为中抵制诱惑,即进行“自我控制”。而自我控制的过程,便会让我们产生如下几方面的“自我损耗”:
能量资源消耗:我们做选择的过程消耗了原本应该分配给自我控制的意志力资源,这导致我们自我控制的水平降低,变得容易放弃以及做出非理性选择。
情绪控制:在“自我损耗”下,我们的情绪也会发生变化。情绪的变化会引起“自我调控系统”对我们的行为进行调整,指导我们做出回避反应——问题解决不了索性就半途而止了,决定不了那么索性就不做决定了。
生理因素:自我控制的行为消耗大量的葡萄糖。当血糖水平偏低,不能有效地调动到大脑时,自我调节失败的可能性更大。
“自我损耗模型”有大量的实验证明,比如「顺序任务」实验:
首先,参与者被分成两组,分别是“普通组”和“自我损耗组”。分到“普通组”的参与者不做任务或者做一些“自我损耗”程度小的任务,“自我损耗组”参与者则做一些“自我耗散”程度大的任务。然后,研究者让所有参与者做一个相同的任务,并比较不同组参与者的表现。
结果发现,相比于“普通组”的参与者,“自我损耗”组的参与人员错误率更高或是自控能力更差,有些人甚至想要放弃做任务。
2.动机转变模型
但有研究者认为,「顺序任务实验」反映的不一定是自我控制资源的缺失,而可能是理性缺失或自我放纵。我们的“疲惫感”可能源自于我们行为动机的转变——对“自我控制”的动机下降了,而对“自我放纵”的动机增强了。由于理智的决策需要我们保持“自控”的动机,而我们动机发生转变后,我们对“自控”这个行为感到疲惫,进而转向“放纵”的动机,导致我们理性下降,做出非理性选择的可能性提高。
自我控制的过程可以理解成两种力量在对抗和竞争——
一个是冲动力量:向往自律后的奖励、享乐等“诱惑”行为(内在的,“我想要做”的事情);
一个是自我控制力量:即自律过程,通常表现为为专注于目标付出大量的努力(外在的,我“不得不做”的事情)。
而通常我们所渴望的保持自律的过程,就是这两种力量的博弈过程。
大部分人经历了白天的工作,身心处于疲惫状态,渴求尽快得到休息,这时候如果我们要强迫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往往就没那么容易了。
如何解决决策疲惫?
1.缩小选择范围
当你不知道如何选择,可以选择“小孩子才做选择,我全都要!”,进而排除所有的干扰。明确我们做选择的目的,缩小选择的范围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决策时的疲惫感。
比如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次采访中说道:“你会发现,每次我出现在大家面前都是穿着一件灰色或是蓝色的西装上衣。”我们学生时代常常被要求穿着校服,这也是帮我们“保存能量”的一个方式,让你不必在衣服选择上浪费精力。
2.按任务性质进行决策
简化决策的思考过程,有条理地安排计划也有助于我们缓解决策疲惫。
对于管理层人员来说,拥有一套系统化的制度操作做决策非常重要,因为这样才能够“决定如何做出决定”。
对于个人,为自己制定一个“系统”也不失为一个良方,比如可以使用一个四象限表格(先后顺序:①紧急且重要,②紧急不重要,③不紧急但重要,④不紧急且不重要)去规划所要完成的任务,按事情的紧急程度和重要程度去完成任务。
3.合理安排决策时间
了解自己身体休息的规律,如果在面对重大选择的时候,刚好到达了一天中你需要休息的时间,那么最好的选择是先休息。在“决策疲惫”的状态下,选择“拖延”可能是一个更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