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出鸿蒙的背景】
华为在还没有推出鸿蒙的时候,提出了一个1+8+N的战略,简单来说,就是以手机为核心对外扩展8类关键设备,再以8类关键设备为基础连接所有万物互联的设备。华为首次提到了“万物互联”的概念,“万物互联”有个专业名词叫做IOT。实际上,目前的IOT产业还比较局限,主要应用集中在智能家具与智能交通这两块。如大家熟悉的智慧安防、智慧园区这一类应用场景,究其根本就是物与物的深度连接与融合,从而达到智慧的物联网神态。
【何为鸿蒙】
2019 年华为第一次提出未来会把 “ 分布式技术 ” 广泛应用于IOT产业的各个环节从而实现物与物的深度连接。当时华为在发布会的大屏幕上用一行文字和配图专门介绍了“分布式技术”的结构。当时绝大多数人还未能真正理解华为抛出的这个“分布式技术”的构想究竟未来可以应用在具体什么地方。
在鸿蒙操作系统正式更新到 2.0最新版本,适配手机与平板的鸿蒙系统推出后,一幅崭新的图景出现在我们面前:
“分布式技术”才是 “ 鸿蒙 ”系统真正的内核与灵魂——该技术是IOT产业实现万物互联的基础,而华为的“分布式技术”体系为此准备了长达10年的时间,下了一盘很大的棋。
可能大家对这个“分布式技术”与万物互联的关系还不太了解,在这里给大家举一个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大家设想一个场景,平时生活中如果我们要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视频通话,目前是否有什么比较好的办法?比如我们用手机和别人视频通话或者语音,对方大概率也得使用手机才能完成这样的功能。目前的手机大多数都具备投屏功能,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实现在客厅电视上播放手机里的画面,投屏功能基本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但是这里离手机和电视的真正的设备融合还有距离。
比如我们必须一直拿着手机,确保手机摄像头一直可以照射到我们才可以确保电视那头的人看到我们,如果我们想持续保持对话就得确保手里一直拿着手机。
我们能否脱离对手机的依赖,直接实现与电视中的人随时沟通呢?目前的投屏技术肯定是不行的。原因显而易见,现有的投屏技术只是让电视接收到了手机显示的画面,却无法真正赋予手机端调用电视功能组件的的能力。
在鸿蒙系统里,不同设备间可以完全实现融合,也就是说手机可以调用或者使用电视上的摄像头作为拍摄工具。从而实现了跨设备间的深度融合。
鸿蒙通过分布式技术,把物理上相互分离的多个设备融合成一个“超级终端”,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用,因为有了“统一的语言”,手机不再仅是手机,电视也不再是只是电视……你正在处理的文件以及播放的电影、音乐等等,都可以畅联流转。你的手机甚至可以调用另一台手机或是平板的摄像头,进行多机位拍摄。
实际上,鸿蒙是在操作系统层面把每一个接入鸿蒙系统的终端设备拆分成了不同的功能组件,而但凡使用鸿蒙系统的子设备都会被添加到一个更大的硬件资源池子中。
鸿蒙的生态允许不同设备之间的硬件可以随意组合,终端A 与终端B可以互相调用对方的功能组件或硬件,从而实现多设备多场景的深度连接和融合。
“ 鸿蒙 ” 要做的是把现有物联网生态从概念端或硬件终端之间简单互相呼应打造的更广泛、更精细、更便携。
目前国内物联网行业的现状处在一个爆发的节点,身边对智能化生活感兴趣的消费者已经有不少开始使用部分的IOT设备,以智能家居为例,的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但目前物联网整个产业的发展还处在初期,一方面我们身边的物联网设备还远未达到大体量爆炸级的水平,另一方面目前市面上物联网设备的功能还都比较单一,远未达到真正智能物联的水平。
不过在鸿蒙的物联网生态逐渐铺开后,可能大家就慢慢熟悉和适应这种“万物互联”的感觉了。一旦熟悉了“万物互联”的场景模式,想要退回之前的状态也不太可能了。
从这个层面来讲,行业也需要一个技术实力、品牌号召力和人气基础强大的企业来出头引领这个潮流。华为无疑是国内企业中最具备三种特质的公司。
【鸿蒙or安卓?】
鸿蒙与安卓的关系
不可否认的是鸿蒙系统是基于AOSP开发的。很多人都听说AOSP,不明觉厉。什么是AOSP?AOSP,就是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中文是:安卓开源项目。
一个手机操作系统,简单来说,有三层东西:
A)Linux
这是大量开源软件的最内核。PC上的红旗Linux操作系统,谷歌的Chrome OS,包括安卓,最最内核,都是Linux。
B)AOSP
AOSP,在Linux基础上,提供了手机场景的很多特定代码。你可以叫它安卓。你也可以叫它安卓的半成品。谷歌允许你给AOSP套壳,定制成你自己的样子。谷歌为AOSP提供了绝大部分代码(据说94%),但是这个AOSP是开源的,这意味着只要遵守开源协议,你可以在AOSP,开发出一个自己的分支来。
C)安卓操作系统
谷歌自己,在AOSP的基础上,开发了GMS增强包。所以,有人把AOSP+GMS,叫做安卓操作系统(Android)。
但是,国内是不能用GMS的。华为,小米,魅族等等,就在AOSP的基础上,套了壳。华为套完壳叫EMUI,小米套完壳叫MIUI,魅族叫Flyme。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谷歌的安卓,华为的EMUI,小米的MIUI,魅族的Flyme,是一类东西。都是AOSP加了些自己的东西。
大量的APP厂商,都是基于AOSP开发APP的。只要你们的操作系统是基于AOSP的,就能兼容绝大部分APP。
鸿蒙的竞争对手都有谁
鸿蒙系统开发是基于LiteOS的。微内核。这是很早之前,华为就开始储备的一套AIoT(万物互联操作系统)。因为要用在体温计里,摄像头里,门铃里,所以LiteOS核心是Lite(轻量),也就是代码体积小,省电。
而与华为的鸿蒙(万物鸿蒙+手机鸿蒙)对应的,是小米的Vela+MIUI。是谷歌的Fuchsia+Android。是阿里的AliOS Things+AliOS。
这些企业都是未来华为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鸿蒙的优势是它在国内率先走在了前面,各主流APP厂商均适配了针对鸿蒙的插件、开放代码给工信部接入开源项目、不到3天超过1000万用户的接入量均印证了鸿蒙强大的影响力。
鸿蒙PK安卓
要实现这种细腻度的 “ 万物互联 ”能力 ,华为背后要做的远比大家想象的要复杂。
接入体系的互联设备越多,要面对的稳定性、低延迟、抗干扰和组件协同的各方面问题。一个系统接入的设备越复杂、越多,系统的稳定性和需要优化的地方问题就越多。
这也是华为花了很多功夫研究系统中分布式技术的应用,从系统层面最根本的底层上解决这些问题,而这些优势则是安卓生态没有的。
【发展鸿蒙的意义】
中国已经错过了互联网底层标准制定的时代,虽然靠着庞大的国内人口红利市场吃到了互联网时代的红利。但在“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国家是不可能允许还要依靠别人的操作系统来进行产业建设,因为这不仅关系到经济利益更关系到国家安全。就像 PC需要依靠windows系统,手机需要依靠Android、IOS系统,我们只有使用权,没有控制权与话语权,导致我们在整个信息产业生态建设上,都是要跟着别人走。过去因为技术资金人才市场多方面的欠缺,导致我们错过了操作系统发展的先机,但现在各方面的条件都已经成熟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再错过发展,那将是中国的不幸。
2021年6月8日,OpenHarmonyOS鸿蒙操作系统由华为公司捐献给开放原子基金会,开放原子基金会由工信部主导。从国家层面的顶层战略来支持鸿蒙系统的开放和接入,这将大大提高鸿蒙系统对终端设备的接入量并不断迭代提升鸿蒙的能力。这一次,中国的企业华为走在了全世界的最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