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递商业计划书
热门推荐

瑞见——投资人说

2021年06月04日

瑞见——动态

2021年06月04日

瑞见——瑞鹏行研

2021年06月04日

瑞见——瑞鹏行研

2021年06月04日

瑞见——动态

2021年06月04日

瑞见——瑞鹏行研

2021年06月04日

负极材料厂商的“护城河”在哪里

浏览次数:472

发布时间:2021-06-04

返回列表


观点:负极材料一体化趋势确定,正在成为头部负极材料企业进一步拉大与后面及新进入企业差距的有效砝码。

1

供应链维稳叠加降本需求,负极材料一体化布局全面提速

5月中旬,璞泰来公告称,为推进负极材料一体化进程,加快“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化项目”的实施,公司决定向全资子公司内蒙兴丰增资2.78亿元,并由内蒙兴丰吸收合并内蒙紫宸。

此前3月,璞泰来还拟通过四川紫宸在成都邛崃投建20万吨负极材料和石墨化一体化项目(包括粉碎、造 粒、石墨化、碳化、筛分、除磁等负极材料全工序),总投资不超80亿元,分两期建设,预计2023年完成一期10万吨产能建设。

无独有偶,另一家负极材料排头兵杉杉股份4月宣布,通过旗下内蒙杉杉在包头投建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二期),固定资产投资额15.35亿元,规划负极材料成品产能6万吨,配套石墨化产能5.2万吨,预计2022年下旬投产。

不止璞泰来、杉杉股份,包括翔丰华、星城石墨、凯金新能源等负极企业均有石墨化产线布局,如凯金4月在四川乐山投建2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翔丰华去年募资3.24亿元用于高端石墨负极材料的生产一体化建设等。

2

其实所谓负极材料一体化布局,前期主要针对石墨化、碳化等成本占比较高环节,因投入大、技术壁垒高初期主要靠外协,但动力电池规模扩大,材料企业降本需求迫切,主流负极材料企业开始通过自建、收购或入股的方式加码石墨一体化、碳化等,达到快速降本的作用。

此外,负极企业为保障原材料供应,同时积极加快上游供应链的纵向整合,并最终实现从原料针状焦的供应、负极材料前工序造粒、中间环节石墨化加工、碳化包覆到负极材料产成品的一体化负极材料产业链布局。

主流企业扎堆负极材料一体化产能建设背后是,降本作为负极材料企业最底层逻辑,而原材料涨价进一步加剧企业降本压力。如2021年一季度原材料针状焦、石墨化环比大幅上涨超8成,造成负极材料价格环比上涨超8%。

而通过负极材料一体化布局能够增厚单位盈利能力,实现降本增效,并进一步提升企业竞争力及市场份额。

如石墨化是负极厂商控制成本的关键,包括自建和外协,前者占到总成本40%,后者能达到60%。据相关测算,若企业能实现80%自产石墨化,其成本将比全部外协低31.1%,超3成的下降空间。

为何要一体化布局

作为制备负极材料的关键工艺及原料,针状焦等原材料与石墨化加工环节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成本占比超85%。因此,原材料的价格变化与加工费用(以石墨化为主)的变化极大的影响了负极材料的价格。

锂电产业发展初期,囿于技术、资金投入、环保成本等因素,国内负极材料企业石墨化环节大部分选择代工。

而过去5年动力电池装机量持续增长,拉动人造石墨需求一路上升,同时受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影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企业开始自建、并购或参股石墨化产能及碳化加工产能,不断提升原料自供占比降低制造成本。

如紫宸通过收购布局了山东兴丰与内蒙兴丰的石墨化产能,2020年又对现有产能技改,将坩埚炉转变为箱式炉,后者单位产品耗电量较坩埚炉降低约45%;杉杉股份自建箱体炉石墨化并技术革新降低成本后,又入股收购石墨化产能等。

此外,负极企业还积极拓展上游原材料业务加速产业链纵向整合,并最终实现从原料针状焦的供应、负极材料前工序造粒、中间环节石墨化加工、碳化包覆到负极材料产成品的一体化负极材料产业链布局。

头部企业一体化“护城河”

动力电池是锂电池市场占比最大的终端市场,也是负极材料企业厮杀最为激烈的战场。 

国内负极材料市场集中度较高,形成三大三小格局,江西紫宸、杉杉、贝特瑞第一梯队三家企业去年出货量占比超5成,其中人造石墨市场呈现杉杉与紫宸双寡头格局,同时第二梯队企业也加快产能布局及市场开拓,加速电动工具、电动轻型车等细分市场突围。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负极材料前期包括石墨化、炭化及上游原材料等一体化布局成本效益正在凸显,尤其是规模化产能释放后,正在成为这些企业最核心的“护城河”。

一、负极材料规模化下的成本优势。

国内负极材料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产品毛利率持续走低;在新进入者增多的情形下,企业整体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

而包括璞泰来、杉杉等出货量靠前的负极企业新建产能大都配套石墨化及碳化等配套一体化产能建设,其规模及体量远高于其他企业,因此规模化投产后成本优势十分明显。

二、进一步提升与电池企业的议价权。

负极材料下游动力电池市场高度集中,全球CR5占比超75%,其中宁德时代全球占比超25%,国内占比超50%。且龙头企业均在布局上游材料与资源,下游议价权强势,尤其在原材料价格上涨,负极企业如何平抑成本及供应链安全成为关键。

    而头部负极材料企业通过石墨化、碳化及原材料布局等实现负极材料的一体化布局,不仅有效的控制成本,同时保障了上游原材料的供应安全,进一步提升与电池企业的议价权。

三、强化企业竞争力及盈利能力。 

璞泰来的负极业务已形成从原料针状焦的供应、前工序造粒、石墨化加工、碳化包覆到负极材料产成品的一体化负极材料产业链布局。目前具备6万吨石墨化加工及5.5万吨碳化加工的配套产能。

通过对负极材料一体化的运作,璞泰来大大降低负极材料生产的成本,提高负极材料的毛利率。璞泰来2020年负极材料毛利率为31.09%,同比增长4.23%。

截至2020年杉杉已经具备10万吨的年产能,2021年位于包头的二期6万吨项目计划投产,同时了解到杉杉正在各地扩产拿地,进一步扩充产能。2020年杉杉负极材料毛利率为27.7%,同比增长1.91%。

此外,头部负极企业与上游原材料的深度绑定正在成为趋势,如近期璞泰来入股茵地乐锁定水溶性粘结剂产品的稳定供应;杉杉科技与锦州石化的合作等。

综合来看,负极材料一体化布局及产业链上下游整合趋势确定,正在成为头部负极材料企业进一步拉大与后面及新进入企业差距的有效砝码。

   对于锂电负极材料厂商来讲,未来在技术研发、规模成本、产业链协同的整合能力将成为人造石墨领域竞争的核心变量。按照目前下游锂电池客户的出货量来看,未来几年,负极材料的市场需求将会大幅提升,能在上述几个环节紧跟客户节奏的企业才有可能成为最后赢家。


关于财务顾问(FA)服务的浅析

在探讨无人驾驶未来发展时,当前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技术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