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工业互联网认知与六大行业投资逻辑(上)
3、区块链行业
央行于2020年10月8日在深圳第一次小范围试点了数字货币DC/EP,标志着“国家队”入场区块链应用场景的正式落地。逐渐成熟的5G技术将为区块链提供更丰富的通信底层,更多与区块链相结合的应用有望浮出水面:供应链金融、存证、司法、医疗等场景都得关注。
另外,在云与区块链结合搭建BaaS服务方面,BAT、华为等公司将自身原有云服务与区块链技术结合,打造 BaaS为企业提供云与区块链的一条龙服务。相关的区块链+云存储服务和配套硬件供应商亦可关注。
投资策略
本策略中不包含对ICO、虚拟货币交易和交易所等场景的讨论。
投资主线包括:
(1)服务于央行数字货币产业链的标的;
(2)在金融、社会服务等应用场景推进联盟链落地的标的;
(3)与AIoT的技术融合标的。
以下展开讨论:
(1)服务于央行数字货币产业链的标的
①在DC/EP分发上,能帮助央行识别与控制DC/EP场外交易风险的服务商值得跟进了解。另外,分发机构并不一定是商业银行。包括拥有大量 B 端商户资源的公司和拥有大量 C 端用户的支付机构,这两类公司在这方面有竞争优势。
②在DC/EP出现之后,商业银行或 DC/EP 的其他分发机构势必要调整支付服务系统,这给该领域的金融科技服务商带来了机会,例如 DC/EP 要求收支双方在都离线的情况下也能完成支付,这可能要求 NFC(近场通信)、蓝牙、或二维码支付、POS 机等方面的技术支持,拥有相关技术的服务和设备厂商未来可能存在放量的过程。
(2)在金融、社会服务等应用场景推进联盟链落地的标的
在传统的供应链金融、产品溯源、版权保护、电子票据、政务管理和社会民生等领域,共同痛点就是历史数据防篡改和可追溯,因此在这些应用场景之下,区块链技术在未来大有用武之地。
(3)与AIoT的技术融合标的
区块链是数据可信的基础平台,若结合物联网、AI和5G等多种技术手段,切实解决落地场景中的痛点,将场景中实际发生的数据快速安全地存储、调用,是未来区块链在工业运用上的一大发展方向。
4、5G行业
工信部透露,2020年前三季度我国已累计建设5G基站69万站,未来三年我国处于5G发展的导入期,“要坚持适度超前的建设节奏,努力形成以建促用的5G良性发展模式”。在5G应用上,三大运营商均获eSIM全国应用许可,简化物联网应用门槛,而中国移动首次进行5G模组招标和推出799元的5G模组,催熟行业应用。
投资策略
(1) 基础层面;
(2) 应用和辅助层面;
(3) 跨领域层面;
以下展开讨论:
(1)基础层面
网络制式切换升级将直接带来通信设备市场扩容,最直接的受益者是运营商基站设备及传输设备供应商;如5G网关、5G集线器,5G芯片组、5G路由器等将迎来长期的放量增长阶段。另外,基站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设备,相关CU设备(如回传模块、中传模块、同步模块、电源模块等)、BBU设备(基带模块,主控模块、前传模块等)、AAU设备(天线模块、射频模块、数字中频模块等)值得关注。
(2)应用和辅助层面
5G的普及将带来诸多应用行业的增长,部分行业甚至有望迎来爆发。综合来看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场景:①海量物联网:资产跟踪、智能农业、智慧城市、能源/公用事业监控、实体基础设施、智能家居、远程监控、信标和联网购物等;②应用服务类:那些对网络延迟很敏感的领域,比如(军民用)无人机、工业流水线、远程医疗、公共安全响应、大数据应用,还有自动驾驶汽车和汽车通信等等,包括其上下游产业链,都值得关注;③由于大量通信而衍生的信息安全、数据存储/备份/管理等,将在5G技术成熟后迎来增长。
(3)跨领域层面
卫星互联网和商业航天:卫星互联网具有不可替代的覆盖优势,是5G之补充,6G之初探。轨道和频段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各国纷纷制定产业利好政策,加快低轨卫星互联网部署计划,争取先发优势。今年4月,卫星互联网纳入“新基建”,国家自上而下推动卫星互联网建设。卫星制造处于产业链的上游,国内外的成熟企业均较少,技术壁垒较高,掌握核心技术并已经获得市场空间的企业具有先发优势。在卫星互联网技术趋于成熟的同时,商业航天亦将迎来增长。届时,与此两个领域相关的材料、燃料、芯片、电源、面板、天线等配套产业会迎来稳步增长阶段。
5、信息安全行业
随着互联网及云计算渗透率不断提升,信息安全逐步进入网络空间安全时代。类似于 IT 基础设施,信息安全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全球产业规模已经达到千亿美元量级,增速维持在两位数。总的来说,信息安全产品分为安全硬件、安全软件和安全服务三大类。全球安全产品与服务占比约为五五开,我国安全产品占比约80%,安全服务占比约20%。
目前,国内信息安全投入占IT整体投入比重仅在1%-2%之间,而欧美国家这一比例普遍达到8%-12%,因此国内信息安全市场随着应用环境和用户需求的不断成熟,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联网设备与设备智能化的爆发式增长,网络安全需求随之爆发式增长;中美对抗大环境下,国家级的针对关键基础设施的APT攻击已成常态;数据资产化、货币数字化,黑产解决了盈利模式问题,这些都促成了整个网络信息安全市场的高速增长。
投资策略
(1) 安全类硬件
(2) 安全类软件
(3) 安全类服务
其中1和2统称为安全产品。由于信息安全可以划分为多个领域场景,因此投资策略选择上,一定需要是市场规模足够大,市场能力较强,能够导入多个系列产品/服务的项目才能够长期处于赛道上。以下展开讨论:
(1)安全类硬件
安全硬件中占有率排名前五的产品领域为防火墙、统一威胁管理、安全内容管理、入侵检测与防御和 VPN。此类项目要考虑它是否具备足够的产品化能力。随着等保2.0更加注重全方位主动防御和动态防御,主动防御和预测类安全产品如态势感知、威胁情报等在等保2.0背景下有望迎来发展机遇,并将拉动安全产品的销售。如以EDR为核心的移动终端管理,APT (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云安全、容器安全、数据安全、物联网安全、车联网、工控安全、新型保密行业产品、高性能密码芯片等,值得关注。
(2)安全类软件
安全软件领域占有率排名前三的产品领域为身份管理与访问控制、终端安全、安全性与漏洞管理。
(3)安全类服务
安全服务包括安全咨询、等级测评、风险评估、安全审计、运维管理、安全培训等几个重点方向。通常此类别的供应商通过安全类服务带动安全产品销售,未来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
6、AR/VR行业
VR/AR在2016年经历过资本热,但是由于时机不成熟,随后逐步降温。随着产业资本的不断投入,政策红利不断释放,以及行业巨头在硬件、软件、内容、应用端不断发力,VR/AR行业全方位得到了改善,并且应用场景与VR/AR融合度不断提升,行业转暖迎来拐点。
在5G时代,高速率和低延时的传输特性有望显著提升VR/AR产品的用户体验;5G+云渲染大幅提升应用显示效果,降低硬件成本,助力VR/AR普及。当前,经过几年的技术沉淀和积累,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技术创新持续取得突破,不断推动产品升级,为VR/AR的普及进一步扫清障碍。在世界范围内,国际巨头加速布局,产业生态正逐步建设完善,VR/AR在科技、视频、游戏等众多领域具备广阔的应用前景。
投资策略
该行业有着和5G产业类似的投资逻辑:
(1) 基础层面;
(2) 应用层面;
(3) 跨领域层面。
以下展开讨论:
(1)基础层面
受益VR市场发展,非球面光学透镜、LCOS微显示技术、VR专用芯片、惯性传感器、眼动追踪传感器和整机代工等细分领域增量显著,VR光学透镜、显示面板及模组、主控芯片、传感器及整机制造等基础相关产业链迎来重大发展机遇。
随着AR市场的发展,光波导技术、LCOS微显示技术、3DSensing和AI芯片领域等新兴产业环节有望充分受益,从而带动AR光学器件及模组、显示面板及模组和主控芯片市场快速发展。凭借端云并行的强大算力、更自然友好的交互方式以及更丰富的应用场景,AR具备成为下一代通用计算平台的突出潜力。
(2)应用层面
VR/AR内容生态趋于完善,广阔应用市场打开:随着VR/AR应用的逐步落地,VR/AR作为工具的实用性逐渐凸显,并在视频、营销、音乐文娱、医疗、房地产和游戏市场展现出相当大应用潜力,有望推动下一代互动娱乐产业的革命性变革。
(3)跨领域层面
伴随5G建设的加速落地,将倒逼VR内容端的发展。未来VR/AR技术在汽车领域和军事领域的(模拟类)应用落地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