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递商业计划书
热门推荐

瑞见——投资人说

2022年09月23日

瑞见——动态

2022年09月23日

瑞见——瑞鹏行研

2022年09月23日

瑞见——瑞鹏行研

2022年09月23日

瑞见——动态

2022年09月23日

瑞见——瑞鹏行研

2022年09月23日

瑞见——意见领袖

浏览次数:283

发布时间:2022-09-23

返回列表
内容提要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张茉楠:当前我国进出口情况表现如何?未来外贸趋势怎么走?在稳定全球贸易增长的角度,中国扮演怎样的角色?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全球大类资产走势难以复制过去通胀周期中的类似“美林时钟”式的典型轮动周期,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各国的股票市场也很难复制过去20年全球化时代大致“同涨齐跌”的模式,通胀周期下,全球金融将如何抉择?


张茉楠:应稳定中日韩贸易,重点支持汽车、半导体行业发展 
海关总署7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27.3万亿元,同比增长10.1%。8月当月,中国进出口总值增长8.6%,贸易顺差同比增长40.4%。
张茉楠表示,当前整体外贸出口形势较好,7月份贸易顺差创下今年以来单月新高。8月份总出口同比增长7.1%,较7月的18%有所回落,主要原因是全球经济衰退,特别是通胀以及一些国家进入加息周期,导致需求回落,传导到中国国内的出口层面上,出现下降趋势。
她指出,8月份,我国对不同区域的同比出口都有所下降。尽管对东盟、欧盟的出口增速也有所回落,但还保持着比较稳定的两位数增长。“这说明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贸易中依然有比较大的稳定作用。”
“现在我们应该重点关注中国对美出口增速的放缓。”张茉楠指出,下降最大的是对美的出口增长,从7月份增长11%,到现在下降4%,连续两个月低于贸易增速。美国通胀压力导致进口减缓,美国已经从原来中国的第一贸易伙伴降到现在的第三。
张茉楠说,中国是日韩最大的中间品贸易大国,中日韩贸易的稳定对我们下一步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包括半导体、芯片、信息制造等高端制造业影响重大。“当前中日韩三国货币都出现了较大的贬值压力,会对未来的贸易增长产生较大影响。”
她建议,所以除了对东盟、欧盟两大贸易伙伴,下一步要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之外,对中日韩之间的贸易增长,也需要有一个更加有针对性的政策出台,稳定中日韩的贸易增长。
而从行业看,张茉楠分析,八月份增长最快的出口是汽车。汽车增长空间非常大,但芯片等高端制造都在放缓。“所以我们应该重点支持汽车,包括半导体等卡脖子行业的发展,培育它的出口竞争力。”
我们不要重走原来出口补贴的老路,一方面这确实在国际市场上不符合要求。另一方面,如果加大出口补贴,实际上补贴的是美国,降低美国消费者的成本。我们没有必要把补贴补到美国消费者身上。”她说。
对于一些中小微企业,张茉楠表示,它们的抗压能力较差,政策要更加精准、有针对性、更加长远,着眼于中长期的产业竞争力。
未来外贸趋势如何?张茉楠认为,外贸增长未来逐步放缓可能是一个趋势。上半年外贸对经济增长的助力明显,但下半年进出口对GDP的贡献可能会有所放缓。
“随着欧洲能源危机,美国不断地推进加息,能源价格上涨的不确定性和货币紧缩效应,势必会对全球通胀产生叠加效应,也会对我们的生产成本和出口竞争造成压力。”张茉楠说。


李迅雷:通胀周期下,全球金融将如何抉择?

今年以来,伴随疫情后的全球经济复苏、俄乌冲突及全球供应链脱钩的加速,美国及西方国家疫情期间“大水漫灌”的副作用逐步显现,欧美国家陷入高通胀泥潭。全球高通胀的演绎是否会形成类似20世纪70年代的长期“滞胀”,成为资本市场重点关注的话题。

微信图片_20230621103758

全球会迎来类似20世纪70年代长期“滞胀危机”吗?

  今年以来,伴随疫情后的全球经济复苏、俄乌冲突及全球供应链脱钩的加速,美国及西方国家疫情期间“大水漫灌”的副作用逐步显现,欧美国家陷入高通胀泥潭。全球高通胀的演绎是否会形成类似20世纪70年代的长期“滞胀”,成为资本市场重点关注的话题。
  从资本市场价格表现看,大宗商品价格既是驱动通胀周期的原动力,又是全球资本对未来通胀预期的最直接反映。过去几个月,以铁矿石、焦煤为代表的黑色系和以铜、铝为代表的有色系商品早在二季度初期破位下跌,伴随俄乌粮食协议达成和乌克兰粮食外运,国际小麦和玉米价格已回到2月俄乌战争之前水平;同时,WTI原油价格也回到俄乌战争前90美元以下水平。可以认为,一个季度前市场极为担忧的下半年可能出现的全球粮食危机、石油危机正得到一定程度的化解。
  就年内而言,天然气或是唯一短缺较难解决的大宗商品,当前荷兰234.50欧元/兆瓦时的天然气价格已接近历史最高纪录,且预计在今年冬季或进一步恶化。但如果我们将视野展望到未来3-5年会发现:天然气很难出现上世纪70年代“大滞胀”时期原油那样的长期短缺。例如,当前欧盟已与卡塔尔、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等国签订了长期增产协议,到2027年,仅卡塔尔一国就将增建6条液化天然气生产线,每年约增产700亿立方米,基本上覆盖俄乌冲突前俄罗斯向欧洲的全部天然气出口量。

微信图片_20230621103806

因此,长期而言,市场担忧的类似70年代全球长期“滞胀”危机出现的概率并不大,预计明年春季后,伴随能源类商品供求的改善以及欧美经济的衰退,本轮全球高通胀的“紧张局势”或逐步改善。

  美国通胀“最高点”或已现,但美联储“鹰派”加息仍在路上
  本轮全球通胀最直接影响机制仍在于:通过美联储的政策调整从而影响全球流动性变化。美国7月末季调CPI同比增长8.5%,其中交通运输项同比增长16.4%,住宅项同比增长7.4%,成为除能源和食品饮料外美国通胀的主导因素,其背后则分别对应着以油价为表征的能源价格和以非农就业为表征的工资收入。
  伴随原油价格于6月见顶,7月美国通胀亦从9.1%向8.5%环比回落,可以预见,6月美国CPI9.1%或是其环比最高点,下半年美国通胀整体将呈现见顶回落态势。这也是7月美联储议息中出现“在某个时候放慢加息步伐可能会变得合适”表述的这种“二阶拐点”的原因,即美联储仍处于鹰派的加息缩表路径之上,但对大幅加息态度开始出现“松动”。
  尽管美国通胀环比高点或已逐渐显现,但至少在可以预期的未来半年至一年过程中,美国通胀的回落速度较以往历史周期将更“一波三折”,其原因在于:美国“工资-通胀螺旋”已在上演。由于上述支撑美国工资上涨的因素具有较强的“刚性”,本轮美国通胀回落斜率较以往周期将显著放缓,且难以回到3%以下合意水平。这意味着美联储至少在未来半年至一年仍处在持续加息甚至是“鹰派”加息的轨道。直到加息使美国经济进入真正意义上的衰退,或才能打破这一美国“工资—通胀”的“螺旋”。

微信图片_20230621103809

“此消彼长”:“与众不同”的通胀周期下全球金融将如何选择?

  欧美大通胀的演绎、欧洲天然气危机和债务危机等错综复杂的环境,将对全球资金的选择,即对全球大类资产配置产生哪些影响?
  全球大类资产走势难以复制过去通胀周期中的类似“美林时钟”式的典型轮动周期,作为资本市场的核心——各国的股票市场也很难复制过去20年全球化时代大致“同涨齐跌”的模式,而是更体现出“此消彼长”的特点。即今年以来,特别是俄乌冲突后,A股与欧美股市呈现明显的反向相关性:3-4月欧美股市大反弹时,A股持续下跌;5-6月,A股逆着美联储强硬加息和欧美股市大跌的风险走出“独立行情”。
  欧美高通胀引起的加息潮来临,全球整体流动性处于收缩通道,存量资金或只能在各个池子里进行腾挪,故而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情况。展望四季度,由于欧洲天然气和主权债务风险加剧,这种“此消彼长”效应或将反转,此时A股又可能像5-6月一样成为全球资金阶段性的避险地。
  因此,随着明年美国经济进入衰退预期逐渐强烈,2023年中后,美国通胀可能趋势性地缓解,此时美联储本轮加息周期或见到真正的拐点,这将减少我国汇率压力并增加国内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空间。故中长期我们依然看好流动性宽松推动的A股结构性行情。


瑞见——投资人说:碳化硅半导体应用市场分析

瑞见——意见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