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延续电磁频谱作战系列研究,重点分析美军电磁频谱装备及应用。美军在电磁频谱作战领域作为全球的领跑者,其拥有完备的建设体系和装备平台,并在电磁频谱作战理论创新和能力提升方面做持续投入,以强化其在全球的领先优势。因此,美军其电磁频谱作战发展及装备建设特点具备较高借鉴价值。
(一)美军电磁频谱装备作战能力
当前美军陆、海、空、天各军兵种各类电磁战装备合计近600种型号,拥有电磁侦查、电磁干扰、电磁攻击等全方位能力,其装备数量众多、种类齐全,具有较强的作战能力。美军装备有RC-135、EP-3等电子侦察飞机20余型,可全天候、全频段提供战略战术电子情报信息,侦察监视距离均达数百公里以上,测量脉冲宽度达到0.1μm,平时用于侦收敌对国家电磁情报,战时则直接为海、空和地面部队作战提供情报支援。目前已装备EC-130H、EA-18G等电子战飞机300余架,其中EA-18G电子战飞机可对0.064~18GHz频段内的雷达预警、指挥控制、通信、武器制导等系统实施电子干扰、压制和欺骗,具备复杂电磁环境中过滤信号并识别威胁辐射源能力,可实施“跟踪——瞄准”精确式干扰。EC-130H通信干扰机能够截获、分析对方指挥控制通信网络和防空指挥通信网并实施目标定位,具有现代指挥控制网络/节点干扰能力,可对20~1000MHz内指挥协同通信、武器控制、定位导航等实施欺骗、噪声干扰。AGM-88“哈姆”反辐射导弹,可搭载于EA-18G、F/A-18、F-15、F-16等多种战机,射程90~150公里,频率覆盖0.8~20GHz,可有效压制、摧毁地面和舰上防空导弹系统雷达和高炮控制雷达。“捕食者”、“默虹”等反辐射无人机,航程3700公里,巡航时速500公里以上,监视范围数千公里,可实时收集战场情报信息,对敌方实施干扰压制,探测监视和精确打击。美军在电磁战方面先后经历了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等实战历练,愈发重视和认可电磁战在战争行动中所具有的先导作用和作战优势,因此在陆、海、空、天多维战场均布设大量侦察预警和电磁战武器装备,确保电磁作战空间立体性和整体性。(1)电磁侦查:在太空部署了“大酒瓶”、“水星”、“顾问”等数十颗电子侦察卫星,可全时侦搜雷达信号、导弹遥测遥控信号以及手机通信信号;空中运用RC-135、EP-3、“全球鹰”等侦察机,可搜集掌握关键武器平台工作频率、信号特征等电磁辐射参数;海上使用舰载电子侦察设备以及反潜巡逻机、反潜直升机等,掌握水面舰艇和水下潜艇动态。各侦察设备互为补充,构成陆、海、空、天一体的全球电子侦察网络。(2)电磁攻击:空中运用EC-130H、EA-18G等电子战飞机实施远距离电子攻击和伴随支援干扰,借助平台优异机动性能,最大限度发挥电子战效能-地面车载电子战系统,以及AH-64“阿帕奇”、MH-60“黑鹰”等直升机平台电子战系统等,具备测向、截获和干扰能力,能够应对多种威胁。伊拉克战争中,美国动用25颗电子侦察卫星、63架电子干扰机、114架电子侦察机,与地面“预言家”电子战系统,形成陆、海、空、天衔接,信息实时共享的电子作战体系。(1)电磁攻击装备多维组合。综合使用通信干扰、雷达干扰等电子战装备手段,在战争发起之前或关键时节,对敌重要雷达、指挥通信和导航系统等实施干扰压制,夺取和保持战场制信息权。目前美军电子战“双机”作战模式日臻成熟,先使用EA-18G电子战飞机升空到预定空域,对敌方早期预警雷达、目标捕捉雷达和地面雷达实施强烈干扰,再使用EC-130H通信干扰机对敌方无线电通信、数据通信和导航系统实施强烈干扰,使其无线电通信联络中断。(2)电磁攻防灵活协作。美军注重使用电子侦察装备对敌方电磁波进行搜索、侦收、标定并迅速分析其性质、位置,为作战行动提供情报,为实施电子干扰提供目标情报支援。伊拉克战争中,美军使用RC-135V/W电子侦察机收集伊拉克广播和雷达信号,与数据库中原来收集的信号加以比对,然后为使用EC-130H通信干扰机和EA-6B电子战飞机分配作战任务。在其他火力支援下,使用电磁攻击对敌方信息系统实施软硬结合打击,直接、间接削弱破坏敌方信息化体系作战能力。如EC-130H通信干扰机既可对敌方C4I系统干扰压制的同时引导己方攻击兵力将其摧毁。在E-2C预警机指挥下,使用EA-18G电子战飞机干扰压制敌方防空雷达系统,并诱使防空雷达系统开机,再使用AH-64直升机、“战斧”巡航导弹、B-52轰炸机予以摧毁。美军电磁战系统与情报、指挥、火力打击系统高度融合,逐步从单一电磁战设备向多平台、多手段、多功能的战区级综合一体化电子战系统发展,大大提高了联合作战效能。(1)“水星”等第四代电子侦察卫星可与“国防支援计划”等导弹预警卫星组网,实现对全球范围内通信、雷达情报和导弹遥测信号的全时侦察。(2)EA-18G电子战飞机“下一代干扰机”(NGJ)除支撑空中电子攻击任务外,还能与其他电子情报系统共享战场情报信息,提高战场态势感知能力。(3)F-35战斗机“多功能综合射频系统”,将侦察告警、情报搜集、辐射源目标精确定位和电子干扰手段组合成一体化系统,与AN/APG-81雷达和成像传感器交联,共用分布式孔径,资源统一调度,信息融合共享,相互协同引导。(4)“宙斯盾”舰AN/SLQ-32(V)电子战系统在完善对导弹雷达预警、识别、测向和实施噪声、欺骗干扰等能力基础上,增加“纳尔卡”诱饵控制功能,并通过CEC协同交战系统,与目标识别、火力控制等系统实现数据分发与共享。(5)美陆军为适应空地一体战需要,推进“情报与电子战通用系统(IEWCS)”等电子战系统改进计划。目前美军电子战装备通过网络化信息化改造,大大提高了协同交战能力,可利用C4ISR网络了解敌我双方情况、战场态势、传递信息,在各作战平台之间进行数据共享,能够异地同步实施电子干扰和信火一体打击。结语:近年来,随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关注重心转向大国竞争,美军不断强化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并逐步加强在南海及其周边地区的兵力部署和活动频次,尤其是电磁战装备投入。研究美军电磁战体系建设和装备技术演变趋势对我国电磁战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在当前全球各军事大国竞相发展电磁战技术背景下,唯有拥有遥遥领先的技术与能力实现“降维打击”,才能在未来战争中处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