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有八大车展,分别是德国的法兰克福车展、日本东京车展、法国巴黎车展、瑞士日内瓦车展、美国洛杉矶车展、底特律车展、北京国际车展与上海国际车展。
由于2020年特殊的疫情蔓延全球,2021年前五大车展都被迫取消了。而今年率先开幕的上海国际车展,成为了2021年最受关注的全球第一场顶级车展。
今年车展的主题是“拥抱变化”。
“变化”二字出自《周易》:“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日月星辰沿着既有的轨道运转,产生空间的移动,即为“变化”。意思是顺应天道,把握规律和趋势,从而产生新的东西。
那么对于技术日新月异今天的汽车行业来说,求变的方向在哪里?新的规律和趋势又是什么?今年的上海国际车展就让我们来探寻汽车行业的大变化。
【全球“电动车王者”特斯拉的失意】
特斯拉作为全球车企中市值最高的企业,一直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皇冠上的明珠,却在今年上海车展上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尴尬”。特斯拉的展位却略显寒碜,既无新车亮相,也无新闻发布会。
后面的事情大家也知道了:
一位身穿印有特斯拉logo和“刹车失灵”字样T恤的女子爬上特斯拉车顶,大喊“特斯拉刹车失灵”,结果“不慎滑落”,并被保安“劝离”。
特斯拉陷入巨大的舆论漩涡,其股价也因此跌了3.4%。可以说,在上海,特斯拉这次拥抱的不是变化,而是意外。但细细推敲,变化或许会在未来发生,这次事件或有可能成为一个标志性事件,引导中国汽车市场、尤其是新兴的新能源车市场进一步走向规范化。
【“不造车”的华为】
因高端芯片断供而沉寂许久的华为,在本次车展中也迎来一次有预谋的重生。
这一次,华为和北汽新能源旗下的高端品牌极狐合作,推出了北汽阿尔法S。其中华为HI版拥有鸿蒙OS系统的智能座舱,并搭载华为麒麟系列车载车规级专用芯片。
这枚算力达到352Tops的华为芯片再次刷新了人们对华为的认知,这枚芯片可以使该车在市区内无干预跑100公里,是目前自动驾驶技术领域的TOP3。而鸿蒙操作系统也是在车机的第一次落地,可以实现手机和车机的无缝衔接。
显然,虽然不造车,但华为在智能汽车领域,早已做好了布局。云计算、芯片、5G通信、网络架构等等。
而不造车壳的华为也为业内抛出了另一重深度思考:到底什么是车?整车与智能化时代到底核心竞争力来自哪里?
代入到如今的汽车制造中,它从传统的老三样(底盘、发动机、变速箱),加入智能化和互联网元素,那这辆车还是过去我们理解的汽车吗?
可以确定的是,在这个过程中,车与互联网的边界将变得越来越模糊。或许在不远的未来,人们不再是买车得到一个系统,而是在“买系统的同时,得到一个车壳子”。
华为对此的定义是——未来,你买的只是一整套智能化解决方案。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不造车的华为其实并不纠结身份归属问题,它只是希望成为“汽车界的安卓”。
华为的策略是给你提供一整套解决方案,你就必须与我深度绑定,如果你不愿意,你后面还有无数同行愿意这么做。当数量足够多,我就拥有可以裹挟整个产业链的威力和上下游议价能力。
作为对比,老牌的造车新势力蔚来、理想、小鹏却一致地拥抱垂直整合模式,即软硬一体化设计的“苹果模式”。
所以这次北汽携带华为亮相车展,就好比2008年首次搭载安卓系统的HTC G1出现在公众的视野。华为会成为造车新势力中的另一条“鲶鱼”吗?“安卓阵营”和“苹果阵营”会有一场新的对垒吗?非常值得期待。
【造车新势力占据C位】
在今年展会中,新能源车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顶流+主流。300多辆新车,超过77%都有混电或混动的新能源配置,而造车新势力们更是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关注。
比如小鹏P5——全球首款量产激光雷达智能汽车亮相车展。这款车配备了13个高清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雷达、2个车规级激光雷达共32个传感器及1组高精度定位单元,和竞品特斯拉Model 3相比,足足多了5个传感器。
另一大新势力蔚来,也携带ET7迎来车展首秀,并第一次公开实车内饰。值得一提的是,ET7搭载蔚来最新的自动驾驶技术NAD,可以逐步在高速、城区、停车实现自动驾驶。
还有理想ONE,搭载AVP无人自主泊车系统亮相车展,车辆仅学习一次,就可以自主寻径泊车。用户可以通过App一键呼唤,车辆就能随叫随到,并且自动倒车入库。
如果将新能源车展位与传统车企做了个生动对比:从蔚来展位“挤出来”后,对面斯柯达的展位,则显得有些太过安静了。
除了起步早的几大造车新势力外,另一个显著的变化是,车展中还“混”入了其它行业的参与者。
比如,百度Apollo首次以独立展商身份参展,带来了量产自动驾驶方案ANP;房地产企业恒大,一口气首次亮相了九款车;大疆旗下的大疆车载首次亮相,为用户提供智能驾驶解决方案。
互联网跨界的、科技赋能的、小型电动车转型新能源的甚至租车和做房地产的的、做设计的头部企业,都加入了这场资本盛宴中。
【传统德系豪华三强还是“真神”】
先放一张图,大家感受下老牌豪华品牌梅赛德斯的新家伙。
对于《 阿凡达 》这个系列的电影,相信不少读者都有一份特殊的回忆吧。
《 阿凡达 》能够经过了 11 年时间,依旧在影迷中保持很高的讨论度,而这种独特的对未来的幻想是分不开的。整部电影最震撼的画面应该就是:主角在潘多拉星球上,和整个森林交流的场景,在电影这一幕中:人、科技、环境已经完全融为一体了。
在对未来的世界的幻想中,除了让人类站在自然的对立面,活在高科技低生活的夜之城里;其实还可以让科技的相信回归到以人为本的初心,和自然达到一种奇妙的平衡。
在今年的上海车展,观众们看到了一辆由奔驰和《 阿凡达 》导演卡梅隆合作设计的概念车 Vision AVTR ,它把电影里对未来的想象带进了现实。
当第一眼看到这辆车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车是从潘多拉星球直接开过来的吧!并且这还是一辆能够结结实实开在路上的“ 来自未来的汽车 ”!真正意义上让观众领略了什么才是真正炫酷的“黑科技”!
这辆来自未来的 Vision AVTR ,打破了车辆和生物之间的界线。仿生科技的设计语言在这辆车上无处不在,透明的“ 蝴蝶车门 ”在开启时仿佛《 阿凡达 》里斑溪兽张开的翅膀。
车身上如同神经网络一般遍布的脉冲光纤,让这辆车一下仿佛“ 活了过来 ”,在和周围的环境进行着交流,如果把这辆车丢进布满发光生物的潘多拉星球,可以说毫无违和感。
在轮毂的设计上,同样采用了脉冲光纤的元素,异于常规的造型,能够让车辆行驶时可以用 30 度左右的角度进行“ 蟹行 ”,从而不再限制于现代车辆简单的前后移动。最惊艳的还是车身背部的 33 块仿生后盖,像鳞片一样覆盖在车辆上,除了能够感应气流,降低风阻,还能给整车提供能量。它们能够通过微妙而自然的姿态变化与驾驶者沟通,驾驶者通过它们与外部世界沟通。在驾驶座舱上,Vision AVTR 几乎推翻大家对汽车固有的认知,一体化的设计让这辆车不需要依靠方向盘,整辆车只有一个控制单元来操控方向。当乘客把手放在控制单元上,车辆可以通过呼吸以及心跳的频率来辨识身份,这种感觉就像是我们和车融为了一体。
汽车在这里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工具,而是我们身体的衍生。
就像《 阿凡达 》里对未来的畅想一样:技术最终的发展应该更人性、更自然,让人、科技、环境充分的沟通交流。
不过作为一款概念车,由于超高的成本和其他新兴技术引入的限制,想要让 Vision AVTR真正量产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技术沉淀。
【结语:拥抱变化,拥抱智能化的新篇章】
科技的进步应该更人性、更自然,而汽车应该起到一个媒介的作用,把人、科技、环境融合在一起。
让我们一起拥抱智能化时代的变化吧!